室性早搏可能引起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危害主要有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加重基础心脏病、导致心理焦虑、增加猝死风险。
1、心脏泵血功能下降频发室性早搏会导致心脏有效搏动减少,长期可能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对于已有心肌病的患者,室性早搏会进一步恶化心脏收缩功能。
2、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当室性早搏落在心室易损期时,可能触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这种情况在急性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背景下更易发生。心室颤动会导致心脏骤停,须立即进行电除颤抢救。
3、加重基础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出现室性早搏可能反映心肌缺血加重。心肌炎活动期频发室性早搏提示心肌损伤持续进展。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性早搏可能加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程度。
4、导致心理焦虑患者感知到心跳间歇或"漏跳"可能产生焦虑情绪,形成"心悸-焦虑"恶性循环。部分患者因过度关注心跳而出现睡眠障碍、惊恐发作等心理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5、增加猝死风险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早搏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后出现多形性室性早搏提示心室电不稳定,需要积极干预。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的室性早搏可能预示恶性事件发生。
发现室性早搏应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负荷量,避免吸烟、饮酒等诱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者需治疗原发病,可考虑使用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射频消融治疗。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咖啡因摄入,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出现晕厥、持续胸痛等预警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