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吹张术主要通过捏鼻鼓气法、导管吹张法、波氏球法等方式进行,适用于改善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的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捏鼻鼓张法是最常用的家庭操作方法,患者需深吸气后捏住双侧鼻翼,闭口用力呼气使气流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此时可听到耳内气流声或轻微爆破音。该方法每日可重复进行3-5次,操作时需保持身体直立避免鼻腔分泌物逆流。导管吹张法则需由耳鼻喉科医生操作,将特制导管经鼻腔插入咽鼓管咽口,通过连接的气囊加压注气,能更精准调节压力并观察鼓膜活动度。波氏球法使用橡胶球连接橄榄头插入一侧鼻孔,在患者吞咽时挤压球体送气,适合儿童及操作不协调者,但需注意控制送气力度防止气压伤。对于顽固性咽鼓管功能障碍,可结合药物雾化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综合治疗。所有操作前需确认无急性鼻炎、鼻窦炎等禁忌证,避免引发中耳感染。
进行咽鼓管吹张术前应清洁鼻腔分泌物,操作后出现耳痛、眩晕需立即停止并就医。日常可配合咀嚼口香糖、打哈欠等自然方式促进咽鼓管开放,避免用力擤鼻及潜水等气压剧烈变化的活动。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耳流脓、发热,应及时完善耳内镜、声导抗等检查排除中耳炎、胆脂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