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瘙痒可能由痔疮、肛周湿疹、蛲虫病、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痔疮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排便时摩擦可能导致肛门瘙痒。患者常伴有便血、肛门坠胀感。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外用药,配合高锰酸钾坐浴。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2、肛周湿疹肛周皮肤过敏或慢性刺激引发湿疹,表现为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避免抓挠,保持局部干燥。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片。合并感染时需加用莫匹罗星软膏。
3、蛲虫病肠道寄生虫夜间移行至肛周产卵引起瘙痒,儿童多见。需全家集体服用阿苯达唑片,连续用药2周。勤换内裤并用开水烫洗,睡前涂抹蛲虫膏阻断虫卵传播。
4、真菌感染念珠菌感染导致肛周出现环状红斑和脱屑。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可外用酮康唑乳膏或联苯苄唑乳膏,顽固病例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保持患处通风透气。
5、接触性皮炎卫生巾、湿巾等物品中的化学物质刺激皮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灼热感。立即停用致敏产品,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严重时短期使用地奈德乳膏。
日常应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久坐。排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代替用力擦拭,禁用碱性肥皂。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出血、肿块等症状,需及时至肛肠科就诊排查肛门直肠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