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溶栓药物主要有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阿加曲班、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溶栓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根据血栓类型、患者基础疾病及出血风险个体化选择。
1、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需监测出血倾向。
2、尿激酶从人尿中提取的纤溶酶原激活剂,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禁用于活动性出血患者。
3、链激酶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蛋白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用药前需皮试。
4、瑞替普酶第三代溶栓剂,半衰期较长,适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需在时间窗内使用。
5、替奈普酶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剂,出血风险相对较低,常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6、阿加曲班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用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抗凝治疗。
7、达比加群酯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凝血酶预防血栓形成,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8、利伐沙班Xa因子抑制剂,用于房颤患者卒中预防,服药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9、阿哌沙班新型口服抗凝药,固定剂量给药,与食物相互作用较少。
10、依度沙班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适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预防。
使用溶栓药物期间应避免外伤,观察皮肤黏膜出血情况,定期复查凝血功能,配合低脂饮食和适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