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鼻子呼哧呼哧可能由鼻腔分泌物堵塞、过敏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先天性鼻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鼻腔、抗过敏治疗、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腺样体、矫正鼻部畸形等方式治疗。
1、鼻腔分泌物堵塞婴幼儿鼻腔狭窄,分泌物干燥后易形成鼻痂堵塞鼻腔。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呼吸时发出呼哧声,偶见透明黏稠鼻涕。家长可用生理盐水喷雾软化鼻痂,再用吸鼻器轻柔清理。避免使用棉签直接掏挖,以免损伤鼻黏膜。
2、过敏性鼻炎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引发鼻黏膜水肿,常见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伴鼻塞。两岁以上儿童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日常需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寝具。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导致鼻咽部充血肿胀,多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用海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发热时按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若出现黄绿色脓涕持续3天以上,需考虑细菌性鼻窦炎可能,需就医评估是否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4、腺样体肥大长期炎症刺激导致腺样体增生,表现为夜间打鼾、张口呼吸,严重者出现腺样体面容。确诊需鼻咽侧位片检查,中度以上肥大建议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前可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症状。
5、先天性鼻部发育异常如后鼻孔闭锁、鼻中隔偏曲等结构异常,出生后即出现持续性鼻塞。需通过鼻内镜或CT确诊,多数需手术矫正。新生儿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需紧急处理保障气道通畅。
家长应每日观察宝宝呼吸频率与节律,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二手烟。哺乳期母亲需均衡饮食,减少可能致敏食物的摄入。若鼻塞伴随呼吸困难、拒奶、精神萎靡等症状,或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无改善,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护理期间避免擅自使用减充血剂等药物,防止药物性鼻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