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肺结核并非总是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但多数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治疗肺结核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同时需注意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
1、肺结核的病因复杂,主要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对结核菌的易感性,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居住拥挤等增加感染风险,生理因素如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等也易导致发病,外伤或手术可能诱发结核病,病理上从轻度感染到严重肺结核均可能发生。
2、肺结核的症状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表现,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可能带血,伴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需及时就医。
3、肺结核的治疗需综合药物、营养和心理支持。药物治疗是核心,常用方案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联合用药,疗程通常为6-9个月。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运动方面建议适度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肺结核的治疗需长期坚持,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他人。通过综合治疗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