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表现主要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晕厥及心力衰竭。症状严重程度与心肌肥厚部位及梗阻程度相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运动后不适,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状态下的症状。
1、劳力性呼吸困难:
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时感到气促,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导致肺淤血有关。心肌肥厚使心室顺应性下降,影响血液充盈,尤其在运动时心输出量需求增加,加重呼吸困难症状。轻度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爬楼梯或快走时气短,严重者甚至轻微活动即出现明显呼吸窘迫。
2、胸痛:
约三分之二患者会出现心绞痛样胸痛,多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性或闷胀感。心肌肥厚导致冠状动脉受压,心肌供血不足是主要原因。疼痛常在运动、情绪激动时诱发,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普通心绞痛,但硝酸甘油缓解效果有限。
3、心悸:
患者自觉心跳沉重、不规则或过速,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心肌结构异常易引发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还会导致每搏输出量波动。心悸发作可能伴随头晕或黑矇,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能捕捉到异常心电活动。
4、晕厥:
约15%-25%患者会发生短暂意识丧失,多由运动诱发。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造成心输出量骤降,或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脑灌注不足是主要机制。晕厥前可能出现眼前发黑、耳鸣等先兆症状,需与神经源性晕厥鉴别,心脏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
5、心力衰竭:
晚期患者可出现疲乏、下肢水肿等心衰表现。长期心肌肥厚导致心室重构,舒张功能进行性恶化,最终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是典型左心衰征象,右心衰则表现为肝淤血、颈静脉怒张。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活动,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限制酒精及咖啡因。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动态心电图。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妊娠患者需由心内科与产科联合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