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静息心率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妊娠期心率可能比孕前增加10-20次/分。心率变化主要与血容量增加、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增大、情绪波动、体位改变等因素相关。
1、血容量变化妊娠期血容量增加40-50%,心脏负荷加重导致代偿性心率增快。孕中期血容量达到高峰时,心率可能接近上限值,但不应持续超过110次/分。这种生理性改变有助于维持胎盘灌注,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2、激素水平影响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升高会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增强心脏自律性。部分孕妇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表现为轻微活动后心率明显上升,但休息后可自行恢复。若伴随胸闷或头晕需警惕妊娠期心肌病。
3、机械性压迫孕晚期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引发体位性心动过速。建议左侧卧位改善循环,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持续心率超过120次/分需排除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
4、贫血因素妊娠期生理性贫血会使心脏代偿性加快搏动以满足氧供。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心率增速更为明显。适当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有助于改善症状,严重贫血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5、病理状态妊娠合并甲亢时基础代谢率增高,静息心率常持续超过100次/分;子痫前期患者由于血管痉挛也可能出现反射性心率增快。这两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禁用普萘洛尔等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
建议孕妇每日定时测量静息心率,选择晨起未活动时测量更准确。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若出现持续心悸、心率超过120次/分或低于50次/分,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妊娠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β受体阻滞剂等心血管药物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