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康复训练、饮食调整、药物管理和定期复查。术后恢复的关键在于避免过早负重、预防感染、促进骨骼愈合及恢复关节功能。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洗澡时避免伤口沾水,可使用防水敷料保护。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2、康复训练:
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随着愈合进展,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主动活动范围和强度。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重导致二次损伤。
3、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鱼类和深绿色蔬菜。适量补充胶原蛋白有助于骨骼修复。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
4、药物管理: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服用镇痛药物缓解不适。可能需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告知
5、定期复查:
术后需按时进行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恢复进度调整康复计划和负重时间。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畸形愈合迹象,需及时就医干预。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恢复期通常需要3-6个月,期间应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日常生活中可使用拐杖或支具辅助行走,避免跌倒风险。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戒烟限酒以促进血液循环。适当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功能恢复,但需避免跳跃、跑步等高强度活动。注意观察肢体感觉和血液循环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胫骨平台骨折后弯腿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分阶段进行,主要方法包括被动活动训练、主动辅助训练、抗阻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及平衡协调训练。
1、被动活动训练:
早期可通过CPM机或治疗师辅助进行被动屈膝,角度从15度开始逐渐增加。训练时需保持骨折部位稳定,避免疼痛加剧。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防止关节粘连并促进软骨修复。
2、主动辅助训练:
骨折愈合进入纤维骨痂期后,可采用滑墙训练或弹力带辅助屈膝。患者仰卧位用健侧腿辅助患肢缓慢屈曲,在无痛范围内保持5秒后伸直。该阶段目标为6周内达到90度屈曲角度。
3、抗阻训练:
骨痂形成稳定后增加弹力带抗阻练习。坐位下缓慢屈膝对抗阻力,重点强化股四头肌与腘绳肌力量。训练需配合冰敷缓解肿胀,每组10-15次,逐步增加至3组。
4、关节活动度训练:
利用瑜伽球进行滚动屈膝训练,通过球体滚动带动膝关节多平面活动。可结合PNF技术中的收缩-放松技巧,在屈膝末端进行等长收缩以改善软组织延展性。
5、平衡协调训练:
后期加入闭链运动如迷您蹲和台阶训练,通过重心转移强化膝关节本体感觉。使用平衡垫进行单腿站立时,需保持髋-膝-踝力线对齐,每次训练不超过20分钟。
康复期间需保证每日摄入1500mg钙质和800IU维生素D,推荐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鱼。可进行游泳和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跳跃和急转动作。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折愈合进度。如训练中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卡顿需立即停止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