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上有黄点可能由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结石、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清洁、对症支持等方式缓解。
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由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黄点为脓性分泌物,伴随咽痛、发热症状。需进行咽拭子培养明确病原体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
2、扁桃体结石:
扁桃体隐窝内脱落上皮和食物残渣钙化形成,黄点为硬质颗粒状物,可能伴有口臭。可通过漱口、棉签轻柔清理,顽固结石需耳鼻喉科医生专业处理。
3、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导致,黄点为破溃后的疱疹溃疡,伴随高热、拒食。具有自限性,主要采取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重症需抗病毒药物干预。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感染引起,扁桃体渗出物呈黄白色膜状,伴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需血液检查确诊,治疗以休息为主,合并细菌感染时配合抗生素。
5、真菌感染: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者易发,黄点为白色念珠菌形成的伪膜,伴有口腔黏膜灼痛。需停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抗真菌含漱液或口服抗真菌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淡盐水漱口每日3-4次;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出现持续高热、吞咽困难或黄点扩散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食用猕猴桃、草莓等水果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用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