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过敏伴随发热、皮疹、关节痛需立即排查药物过敏或感染因素,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对症退热、皮疹护理及关节保护等措施缓解。常见诱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接触性过敏原及食物过敏。
1、药物过敏:
青霉素、磺胺类或解热镇痛药可能引发全身超敏反应。表现为用药后24小时内出现融合性红斑、体温升高至38℃以上,可伴有膝关节对称性肿痛。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阻断炎症反应,严重时需联合肾上腺素抢救。
2、病毒感染:
风疹病毒、EB病毒等感染初期常出现全身斑丘疹伴低热,皮疹多从面部向躯干蔓延,关节痛以腕关节为主。血常规显示淋巴细胞升高时可考虑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同时需隔离避免传播。
3、自身免疫反应:
成人Still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会出现反复高热、橙红色皮疹及多关节疼痛。实验室检查可见铁蛋白异常升高或抗核抗体阳性,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控制病情活动。
4、接触性过敏:
染发剂、金属饰品等含镍铬物质可能诱发迟发型过敏,接触部位先出现湿疹样皮疹,48小时后扩展至全身。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口服氯雷他定等二代抗组胺药减轻症状。
5、食物过敏:
海鲜、坚果类食物过敏除荨麻疹外,可能引发血管性水肿导致关节腔渗出。血清IgE检测和食物激发试验可确诊,急性期需禁用可疑食物,补充钙剂降低血管通透性。
发作期间建议穿着纯棉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每日记录体温和皮疹变化。饮食选择冬瓜、薏米等利湿食材,避免羊肉、韭菜等发物。关节肿痛时可冷敷15分钟/次,每日不超过3次。症状持续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时需急诊处理,过敏体质患者应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