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结束后通常需要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和中医药调理等后续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个体差异制定。
1、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使用小分子靶向药物,如肺癌EGFR突变可用吉非替尼,需定期监测耐药性。可能伴随皮疹或腹泻等不良反应。
2、免疫治疗通过PD-1抑制剂等激活免疫系统,适用于黑色素瘤等肿瘤。需警惕免疫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治疗前需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
3、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需使用他莫昔芬进行5-10年治疗,可能引起潮热等更年期症状,需定期评估骨密度。
4、中医药调理采用黄芪等扶正固本中药改善体质,须由中医肿瘤专科医师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
治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