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鼻炎加重可能与空气湿度变化、霉菌孢子增多、温度骤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环境调节、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 湿度变化:雨天空气湿度骤增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引发充血水肿。建议使用除湿机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有助于减轻黏膜刺激。
2. 霉菌滋生:潮湿环境促进霉菌繁殖,吸入后诱发过敏性鼻炎。可选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等抗过敏药物,同时定期清洁空调滤网。
3. 冷空气刺激:气温下降直接刺激鼻黏膜三叉神经末梢,导致血管运动性鼻炎发作。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防护,鼻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喷雾能短期改善鼻塞。
4. 气压影响:低气压天气可能影响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加重鼻黏膜敏感性。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局部激素可控制炎症,合并哮喘者需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雨天建议减少外出,居家时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床品干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症状持续需排查是否合并鼻窦炎等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