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患者计划怀孕时,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大小及激素水平综合评估,通常可选择药物控制或经鼻蝶窦微创手术。
1、药物控制泌乳素型垂体瘤首选溴隐亭、卡麦角林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泌乳素分泌恢复排卵功能,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及肿瘤变化。
2、手术指征肿瘤压迫视神经或药物无效时建议手术,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创伤较小,术后3-6个月评估恢复情况后可计划妊娠,需警惕术后垂体功能减退风险。
3、妊娠监测无论选择何种治疗,妊娠期间需每三个月复查垂体MRI平扫及激素水平,重点关注视野缺损、头痛等肿瘤进展症状,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4、多学科协作建议内分泌科、神经外科与产科联合管理,针对生长激素型或ACTH型垂体瘤需个性化制定方案,部分病例需在孕前完成放疗等辅助治疗。
备孕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雌激素食物,每月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出现视力异常或剧烈头痛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