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常见传播途径有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共用毛巾、游泳池感染等。红眼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或过敏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是主要传播方式。患者揉眼后触碰门把手、玩具等物品,健康人接触这些污染物后再触摸眼睛就可能感染。病毒性结膜炎传染性极强,接触后数小时就可能发病。家长需注意儿童经常揉眼的习惯,及时用流动水洗手。
2、共用物品传播共用毛巾、枕头、化妆品等个人物品容易传播细菌性结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在潮湿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集体生活中要避免混用眼妆产品,患者使用的毛巾应单独清洗并用沸水消毒。
3、水源传播游泳池、温泉等公共场所可能传播腺病毒性结膜炎。未充分消毒的水中含有的病原体可通过眼结膜侵入。游泳时应佩戴密封泳镜,避免睁眼游泳。夏季红眼病高发期要特别注意公共水域卫生。
4、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可能传播病毒性结膜炎。腺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进入他人眼结膜。在密闭空间或医疗机构内需佩戴口罩,与患者保持适当距离。医务人员检查时应做好防护。
5、母婴传播新生儿可能经产道感染淋球菌或衣原体性结膜炎。这类感染可能引起严重角膜损害。孕妇产前需进行相关筛查,新生儿出生后要常规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出现眼睑肿胀、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
预防红眼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揉眼,不与患者共用眼部用品。出现症状时应使用医用棉签清理分泌物,按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药物。患病期间要暂停佩戴隐形眼镜,减少公共场所活动,毛巾等物品需每日煮沸消毒。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眼部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