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益生菌、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婴儿拉肚子通常由饮食不当、感染、过敏、乳糖不耐受、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避免摄入油腻、辛辣食物;奶粉喂养的婴儿,可尝试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辅食添加需循序渐进,避免一次性引入过多新食物。
2、补充水分:拉肚子容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可给予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比例稀释后喂服,每2-3小时一次,每次50-100毫升,具体剂量根据婴儿体重调整。
3、使用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可选用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制剂,如妈咪爱、培菲康等,每日1-2次,每次半包至一包,温水冲服。
4、药物治疗:对于感染性腹泻,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25毫克;对于非感染性腹泻,可使用蒙脱石散,每日三次,每次1-2克,温水冲服。
5、就医检查:若婴儿拉肚子持续超过3天,伴有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婴儿拉肚子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适当减少奶量,增加喂水次数;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饮食上,可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