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疼痛、肢体无力甚至瘫痪,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其病因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及环境因素有关,治疗需结合药物、康复训练及预防措施。
1、发病原因
小儿麻痹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神经系统,尤其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和瘫痪。遗传因素虽不直接导致发病,但可能影响个体对病毒的易感性。环境因素如卫生条件差、水源污染等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更容易感染。
2、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包括发热、头痛、咽痛和全身不适。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肌肉疼痛、肢体无力,严重时导致瘫痪,尤其是下肢。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后遗症,如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
3、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根治小儿麻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为主。
- 药物治疗:使用镇痛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抑制病毒复制,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
- 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如按摩、电刺激帮助恢复肌肉功能,运动疗法如拉伸和力量训练改善肢体活动能力。
- 预防措施: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污染水源。
小儿麻痹症虽已通过疫苗接种得到有效控制,但在部分地区仍有发生。家长需关注儿童健康,及时接种疫苗,发现疑似症状尽早就医。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康复,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