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性接触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会增加感染风险;血液传播包括输血、共用注射器等;母婴传播则通过
怀孕、
分娩或哺乳过程中传染给婴儿。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接受规范的母婴阻断治疗等。
1、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HIV通过性行为传播,尤其是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中,通过黏膜或微小伤口进入对方体内。预防措施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侣数量、定期进行HIV检测。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性工作者或有多性伴侣者,建议采取暴露前预防PrEP药物,降低感染风险。
2、血液传播:HIV通过血液传播,常见于输血、共用注射器、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情况。共用注射器是吸毒者感染的主要途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应选择经过严格筛查的血液制品。纹身、穿耳洞等操作也应选择正规机构,确保器械消毒。
3、母婴传播:HIV可通过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传染给婴儿。感染HIV的孕妇若不采取干预措施,母婴传播率可达15%-45%。预防措施包括孕期抗病毒治疗、选择剖宫产、避免母乳喂养。规范的母婴阻断治疗可将传播率降至1%以下。孕妇应在孕期早期进行HIV筛查,若确诊感染,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确保母婴健康。
艾滋病传播途径明确,预防措施有效。通过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血液接触、规范母婴阻断治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公众应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减少疾病传播。同时,社会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提供检测和治疗支持,共同遏制艾滋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