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妇科药物可能会推迟月经,具体影响与药物种类、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常见可能影响月经周期的妇科药物有黄体酮、短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激素调节类药物。
1、黄体酮黄体酮属于孕激素类药物,常用于调节月经周期或保胎治疗,用药期间可能抑制子宫内膜脱落导致月经推迟,停药后通常3-7天会恢复月经。
2、短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发挥作用,规律服用期间月经周期可能变得规律,但突然停药或漏服可能导致撤退性出血延迟。
3、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孕激素,可能干扰正常激素水平导致月经提前或推迟,通常影响1-2个月经周期后会逐渐恢复。
4、激素调节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的激素调节药物可能改变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比例,用药初期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现象。
若服药后月经推迟超过7天或伴随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