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泻发烧可通过饮食调节、补液、退烧药物、抗感染治疗、观察病情等方式治疗。腹泻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消化不良、食物过敏、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腹泻期间应避免油腻、高糖、高纤维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蒸苹果等。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无乳糖配方奶粉。
2、补液:腹泻和发烧容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比例冲泡,少量多次喂服。婴幼儿可使用专用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
3、退烧药物: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烧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每次5-10mg/kg,每6-8小时一次。注意药物剂量和使用间隔,避免过量使用。
4、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发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每次20-40mg/kg,每日3次或头孢克肟颗粒每次8mg/kg,每日2次。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以对症治疗为主。
5、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尿量、腹泻次数和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烧、严重脱水、血便、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就医时携带孩子的体温记录、用药情况和饮食记录,便于医生诊断。
日常护理中,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着凉。腹泻期间可使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每次1袋,每日2次,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发烧期间可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降温。若孩子出现食欲不振,可少量多餐,避免强迫进食。观察孩子的恢复情况,必要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