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药和感冒药通常不建议同时服用。多数感冒药为复方制剂,可能已包含退热成分,同时服用易导致药物过量,主要风险包括重复用药、肝肾负担加重、胃肠道刺激等。
1、成分重复:
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热镇痛成分。若与单一成分的退烧药联用,可能导致相同药物成分叠加,超过安全剂量。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每日上限为4000毫克,超量可能引发肝损伤。
2、肝肾损伤:
药物代谢依赖肝脏和肾脏功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会加重代谢负担,尤其对慢性肝肾疾病患者风险更高。部分感冒药中的伪麻黄碱等成分还需通过肾脏排泄,多重药物叠加可能加速肾功能损害。
3、胃肠刺激:
非甾体抗炎药类退烧药与感冒药中的解热成分共同作用时,会显著增加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诱发消化道出血,尤其空腹服药时风险更高。
4、中枢抑制:
部分感冒药含抗组胺成分如氯苯那敏,与退烧药联用可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表现为嗜睡、注意力下降,驾驶或高空作业者需特别警惕。老年患者更易出现意识模糊等不良反应。
5、相互作用:
不同药物成分间可能产生药效学或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例如含咖啡因的感冒药可能减弱退烧药效果,而含镇咳成分的感冒药与退烧药联用可能过度抑制咳嗽反射,增加呼吸道分泌物滞留风险。
出现发热症状时建议优先选择单一成分退烧药,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成分表。感冒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持续三天或出现意识改变、皮疹等严重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