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内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延缓病情进展。关节内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注射、关节腔冲洗、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干细胞治疗、透明质酸注射。
1、药物注射:
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快速消炎镇痛,适用于急性发作期。常用药物包括醋酸泼尼松龙、曲安奈德等,能有效抑制滑膜炎症反应,但每年注射次数不宜超过3-4次,避免加速软骨破坏。
2、关节腔冲洗:
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可清除炎性介质、软骨碎屑和致痛物质。该操作能暂时改善关节活动度,尤其适合伴有明显关节积液的病例,但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3、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抽取患者自身血液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其含有的生长因子可促进软骨修复。该疗法安全性高,适合早中期骨关节炎,通常需要连续注射3-5次,疗效可持续6-12个月。
4、干细胞治疗:
采用骨髓或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定向分化替代受损软骨细胞。该疗法具有组织再生潜力,目前多用于临床试验阶段,需评估细胞活性与分化效率。
5、透明质酸注射:
补充外源性透明质酸能增加关节液黏弹性,缓解软骨磨损。常用药物包括玻璃酸钠、交联透明质酸等,需每周注射1次,连续3-5周为1个疗程,每年可重复2-3个疗程。
骨关节炎患者日常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可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避免长时间爬楼梯、蹲跪等动作,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关节疼痛发作期可使用拐杖分散压力,睡眠时在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保持微屈状态。定期复查关节X线评估病情进展,中晚期患者可咨询康复科定制个性化运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