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术适合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结节等实体肿瘤。微波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通过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原发性肝癌是微波消融术的主要适应证之一,尤其适用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单发肿瘤或数量较少的多发肿瘤。微波消融术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较快,部分患者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治疗。转移性肝癌也可考虑微波消融治疗,特别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当转移灶数量有限且位置合适时,微波消融可作为手术切除的替代方案。
周围型肺癌患者若因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外科治疗,微波消融术是可行的选择。对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肿瘤,消融效果较好。肾癌患者中,微波消融术多用于治疗小肾癌或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患者,可保留更多正常肾组织。甲状腺良性结节和部分微小乳头状癌也可采用微波消融治疗,能有效缩小结节体积并保留甲状腺功能。
微波消融术的禁忌证包括肿瘤体积过大、位置邻近重要血管或器官、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术前需完善影像学评估,明确肿瘤大小、数量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术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消融效果。微波消融术可与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提高肿瘤控制率。患者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