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因主要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碘缺乏或过量、垂体或下丘脑病变、药物因素等。
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是原发性甲减最常见病因,由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乏力等症状。治疗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如优甲乐、雷替斯等。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有助于调整用药剂量。
2、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后必然导致甲减,放射性碘治疗格雷夫斯病也可能损伤甲状腺功能。这类医源性甲减需终身替代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状腺片、加衡等。术后需密切随访甲状腺功能,防止出现黏液性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3、碘代谢异常长期严重碘缺乏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甲减,而碘过量也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通过尿碘检测可评估碘营养状态,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碘摄入量,必要时补充甲状腺激素制剂如泽宁。
4、中枢性病变垂体肿瘤、产后垂体坏死或下丘脑损伤可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发继发性甲减。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垂体激素缺乏症状,需进行垂体MRI检查,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并补充甲状腺激素如优甲乐。
5、药物因素锂制剂、胺碘酮等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长期使用需监测甲状腺功能。药物性甲减在停用相关药物后多可恢复,严重者需短期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如雷替斯过渡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海带等含碘食物但避免过量。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状态,冬季需注意保暖。所有甲减患者均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出现嗜睡、水肿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