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单次高危行为并非一定感染,实际感染概率与暴露方式、病毒载量、黏膜完整性等因素有关。
1. 暴露方式:
经皮肤完整接触感染概率极低,无保护性行为或共用针具风险较高。
2. 病毒载量:
感染者急性期或未治疗时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规范抗病毒治疗后传染性显著降低。
3. 黏膜屏障:
生殖器溃疡、牙龈出血等黏膜损伤会大幅增加病毒侵入概率。
4. 阻断干预:
暴露后72小时内使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阻断药物可降低80%以上感染风险。
发生高危暴露后应立即就医评估,避免恐慌性检测窗口期结果,日常坚持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