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癌症筛查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内窥镜技术及基因检测等方法实现,其意义在于早期发现肿瘤、评估风险分层及改善预后。
1、影像学检查包括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肿瘤敏感,PET-CT可评估全身转移灶。
2、实验室检测肿瘤标志物如AFP筛查肝癌,PSA辅助前列腺癌诊断,CA125监测卵巢癌,粪便隐血试验结合肠镜筛查结直肠癌。
3、内窥镜技术胃镜可发现早期食管癌胃癌,结肠镜切除癌前息肉,支气管镜活检肺部病变,膀胱镜诊断尿路上皮肿瘤。
4、基因检测BRCA基因突变提示乳腺癌风险,林奇综合征相关基因筛查遗传性结直肠癌,多基因panel检测可评估泛癌种易感性。
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筛查方案,结合生活习惯调整与定期随访,筛查结果需由肿瘤专科医生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