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拆线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观察异常反应、限制剧烈活动、保持营养均衡。拆线后1-2周为关键恢复期,需严格遵循医嘱。
1、伤口护理拆线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每日用碘伏或生理盐水轻柔消毒,动作需从伤口中心向外环形擦拭。若敷料被渗液浸透应及时更换,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或游泳,淋浴时可用防水贴保护伤口。
2、感染预防接触伤口前需彻底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触碰缝线部位。出现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或发热超过38℃时,可能提示伤口感染,应立即就医。哺乳期产妇需特别注意抗生素使用需遵医嘱,避免影响母乳喂养。
3、异常观察正常伤口可有轻微牵拉感,但持续剧痛、跳痛或伤口裂开需及时处理。观察缝线处有无肉芽组织增生、线头排斥反应或皮下硬结。若出现鲜红色血液渗出或血肿形成,应压迫止血并联系产科
4、活动限制拆线后1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减少弯腰、下蹲等腹压增高动作。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按压腹部保护伤口。可逐步进行床上抬腿、腹式呼吸等康复训练,但禁止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至少6周。
5、营养支持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增强免疫力,多食深色蔬菜水果。控制高糖高脂饮食避免便秘,排便困难时可使用开塞露临时缓解。哺乳期需增加500大卡每日热量摄入。
剖腹产术后恢复期需持续6-8周,除基础护理外建议穿着高腰纯棉内裤减少摩擦,使用产妇收腹带需每天不超过8小时。保持每日散步30分钟促进胃肠蠕动,但以不引起伤口疼痛为度。产后42天需返院复查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期间出现发热、恶露异常或情绪持续低落应及时就诊。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与儿科医生联合指导,避免自行服用中药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