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者可通过定期复查、生活方式调整、抗病毒治疗、疫苗接种等方式管理。乙肝携带状态通常由母婴传播、血液接触、免疫功能低下、病毒变异等原因引起。
1、定期复查每6-12个月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和肝脏超声,监测病毒活跃度及肝脏损伤程度。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病毒载量超标,需及时干预。
2、生活方式调整严格禁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保持优质蛋白饮食与规律作息。高脂饮食和过度劳累可能加速肝纤维化进程。
3、抗病毒治疗当符合治疗指征时,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丙酚替诺福韦等一线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硬化风险。
4、疫苗接种密切接触者应接种乙肝疫苗,携带者本人无须重复接种但需确保抗体水平。疫苗接种是阻断家庭内传播的关键措施。
日常需保持餐具隔离,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