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多发息肉微创手术多数情况下可以保住胆囊。具体是否保留胆囊需根据息肉性质、大小、位置及患者胆囊功能综合评估,主要考虑因素有息肉恶变风险、胆囊壁厚度、是否合并胆囊炎等。
1、息肉性质:
胆固醇性息肉或炎性息肉通常为良性,手术中通过胆囊镜可完整切除息肉并保留胆囊。若术中快速病理提示腺瘤性息肉或存在不典型增生,则需扩大切除范围甚至切除胆囊。
2、息肉大小:
直径小于10毫米的多发息肉保胆成功率较高,超过15毫米的息肉因恶变风险增加,往往需要胆囊切除。多发息肉总体体积占胆囊腔50%以上时,胆囊功能可能已受损。
3、胆囊功能:
术前胆囊收缩功能检查显示排空率大于30%者可考虑保胆。若胆囊壁增厚超过3毫米或合并慢性胆囊炎,保留胆囊后易复发结石或炎症。
4、技术条件:
具备荧光导航、术中超声等设备的医疗中心,能更精准定位息肉基底并彻底切除。息肉位于胆囊颈部或哈特曼袋时,需特殊器械完成深部缝合。
5、术后管理:
保胆术后需每3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复发,建议低脂饮食配合熊去氧胆酸等利胆药物。保留的胆囊仍存在新生息肉或结石的风险,需长期随访。
术后饮食应遵循低胆固醇、高纤维原则,避免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每日食用油控制在25克以内。规律进食早餐可促进胆囊排空,建议选择小米粥、蒸南瓜等清淡食物。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缝合处牵拉。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腹部用力动作,睡眠时保持右侧卧位减轻胆囊压力。出现右上腹隐痛、餐后腹胀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超声,必要时进行胆囊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