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属于遗传性疾病,主要由SMN1基因突变引起,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携带单拷贝突变基因的父母可能将疾病传给子女,但需双拷贝突变才会发病。
1、遗传机制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是主要致病原因,该基因编码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突变会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化。
2、携带者概率普通人群携带率约为1/40-1/60,若父母均为携带者,子女有25%概率患病,50%概率成为携带者。
3、临床表现根据发病年龄分为Ⅰ-Ⅳ型,婴儿型最严重,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吞咽困难;青少年型可见脊柱侧弯、步态异常。
4、产前诊断高危家庭可通过绒毛取样或羊水穿刺进行基因检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可阻断致病基因传递。
建议有家族史者进行遗传咨询,孕期严格进行产前筛查,确诊患儿需多学科协作管理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