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需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保持水分摄入、合理使用退烧药物、物理降温以及及时就医。发烧可能是由感染、免疫反应或其他疾病引起,家长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观察体温家长需定时测量小孩体温,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耳温枪,避免使用水银体温计以防破裂。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考虑退烧措施,低于38.5摄氏度可先观察。记录体温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体温持续升高或反复发烧应及时就医。
2、保持水分发烧会导致体液流失加快,家长需鼓励小孩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脱水。可以少量多次喂水,适当给予稀释的果汁或米汤。若小孩拒绝饮水或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
3、合理用药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小儿退热栓。不可自行增加剂量或混用不同退烧药,用药间隔需遵医嘱。退烧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需结合其他治疗。
4、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擦拭小孩的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浴,以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保持室内通风,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
5、及时就医若小孩发烧超过3天、体温超过40摄氏度、出现抽搐、皮疹、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其就医。6个月以下婴儿发烧无论体温高低均应就医,可能存在严重感染。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描述发烧经过、伴随症状和已采取的措施。
小孩发烧期间家长需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焦虑。饮食上可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保持充足休息,减少活动量。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注意观察小孩精神状态和症状变化,必要时复诊。家中可常备儿童专用退烧药和体温计,但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