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叮咬后出现明显肿大和硬结,可能与局部过敏反应、继发感染或虫咬性皮炎有关。
蚊虫叮咬时分泌的唾液蛋白会引发人体免疫反应,导致组织胺释放,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过敏体质者反应更为剧烈,可能出现直径超过5厘米的硬结,伴随明显瘙痒。反复抓挠可能破坏皮肤屏障,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形成疼痛性硬结伴脓液渗出。虫咬性皮炎则表现为特征性的靶形红斑,中央可见叮咬痕迹,周围伴水肿性丘疹。
被叮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局部冷敷可缓解肿胀。避免抓挠,瘙痒明显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若硬结持续增大、出现化脓或发热,需就医排除蜂窝织炎等严重感染。过敏体质人群户外活动建议穿着长袖衣物,必要时可预先服用抗组胺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