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食管炎和食道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前者是炎症性疾病,后者是恶性肿瘤。食管炎通常由胃酸反流、感染或药物刺激引起,而食道癌则与长期慢性炎症、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两者的症状、治疗和预后差异显著,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诊断。
1、食管炎的原因与治疗
食管炎主要是食管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引起的炎症。常见原因包括胃酸反流、感染(如真菌或病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刺激性食物。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吞咽困难或疼痛。治疗方面,轻度食管炎可通过调整饮食(如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服用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或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缓解。对于感染性食管炎,需使用抗真菌或抗病毒药物。
2、食道癌的原因与治疗
食道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长期胃酸反流导致的巴雷特食管、吸烟、饮酒、食用过热或腌制食物等。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晚期则表现为吞咽困难、体重下降、胸痛等。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例如,早期食道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手术切除治疗;中晚期则需结合放疗(如三维适形放疗)和化疗(如顺铂联合氟尿嘧啶)。
3、如何区分食管炎与食道癌
食管炎和食道癌的症状可能相似,但通过医学检查可明确区分。胃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情况并取活检。食管炎通常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而食道癌则可能发现肿块或溃疡。影像学检查(如CT或PET-CT)可帮助评估食道癌的分期和转移情况。
食管炎和食道癌虽然症状相似,但病因、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食管炎多为可逆性炎症,通过药物和生活调整可有效控制;食道癌则需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若出现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