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一般在上午9点至11点、下午3点至5点进行效果较好,具体时间选择需结合个人体质、调理目的等因素综合决定。
1、上午时段上午阳气升发时施灸有助于温补阳气,适合调理虚寒体质或脾胃虚弱人群,此时人体代谢旺盛更利于艾热吸收。
2、下午时段下午膀胱经与肾经当令时施灸可增强温肾助阳效果,对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改善明显,但应避免傍晚后施灸扰动阳气。
3、空腹状态饭后1小时内不宜艾灸,胃肠消化活动会影响经络气血运行,建议餐后间隔2小时再施灸,但低血糖者需警惕空腹晕灸。
4、节气调理三伏天、冬至等节气前后施灸可发挥冬病夏治作用,此时人体腠理开泄更易驱散寒邪,但需避开极端天气与女性经期。
施灸后注意保暖避风,适当饮用温水促进代谢,若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应立即停灸并咨询中医师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