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积水的正常值通常为肾盂分离不超过10毫米。肾积水是指尿液在肾脏内积聚导致肾盂扩张,可能与先天性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因素有关,建议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
肾积水程度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肾盂前后径评估,轻度肾积水表现为肾盂分离5-10毫米,多数为生理性扩张,常见于胎儿期或新生儿期,与发育不完善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每3-6个月复查超声观察进展。中度肾积水为肾盂分离10-15毫米,可能伴随输尿管狭窄或膀胱功能异常,需结合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部分患儿需要药物干预或随访监测。重度肾积水超过15毫米时,多提示存在明确梗阻如输尿管瓣膜或结石,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需通过核素扫描评估分肾功能,必要时行输尿管再植术或肾盂成形术解除梗阻。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记录患儿排尿频率和尿量,避免憋尿,保证每日饮水量,减少高盐饮食。若出现发热、腹痛或尿量骤减应及时就医,避免继发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伤。定期随访超声检查对评估病情进展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先天性肾积水患儿需持续监测至学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