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桃子可能导致腹泻,主要原因包括膳食纤维过量、果糖不耐受、农药残留刺激以及变质污染。
1. 膳食纤维过量桃子富含膳食纤维,过量食用可能加速胃肠蠕动。建议单次食用不超过200克,腹泻时可口服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或口服补液盐缓解症状。
2. 果糖不耐受部分人群肠道缺乏果糖转运蛋白,桃子中的果糖可能引发渗透性腹泻。家长需观察儿童食用后反应,必要时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或布拉氏酵母菌散。
3. 农药残留刺激表皮农药残留可能刺激肠黏膜。食用前应充分清洗或去皮,出现腹痛腹泻可遵医嘱服用诺氟沙星、洛哌丁胺或黄连素。
4. 变质污染腐烂桃子携带致病菌可能引发感染性腹泻。需丢弃霉变部分,严重时需就医进行便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选择成熟度适中的桃子,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2个,食用后出现持续水样便或发热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