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预防需控制危险因素并识别早期症状,主要措施包括血压管理、血糖控制、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规律运动。识别要点涵盖突发面瘫、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眩晕头痛、视物模糊等典型表现。
1、血压管理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长期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建议每日定时监测血压,限盐摄入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避免情绪激动。已确诊高血压者需遵医嘱规律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物,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
2、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脑卒中风险较常人显著增高。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应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近三个月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宜维持在4.4-7.0毫摩尔/升。二甲双胍、西格列汀等降糖药物需配合饮食控制,每日主食摄入量不超过300克,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3、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每日吸烟超过20支者卒中风险提升3倍。建议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逐步戒烟。酒精摄入每日不宜超过25克,长期酗酒可能导致心房颤动进而引发心源性栓塞。戒断期间可寻求专业机构行为干预支持。
4、合理膳食地中海饮食模式对脑血管保护效果显著。每日应摄入500克新鲜蔬菜水果,优选深色绿叶菜及浆果类。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补充ω-3脂肪酸,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替代动物油。严格控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加工食品每日不超过20克。注意补充叶酸、维生素B族等微量营养素。
5、规律运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改善脑血管弹性。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游泳等运动,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70%区间。老年人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柔韧训练,避免清晨低温时段户外活动。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合并颈动脉狭窄者应避免剧烈头部转动动作。
脑卒中识别需牢记FAST原则:面部下垂、手臂无力、言语含糊是三大典型症状。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可能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视物成双或视野缺损常见于后循环梗死。发现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记录症状出现时间。急救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侧卧位,松开领口避免窒息。康复期患者需坚持二级预防用药,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和肢体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家属应学习预防跌倒技巧,改造居家环境消除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