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窦炎可通过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物、促胃肠动力药、抗生素及中成药等药物治疗。该病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因素、长期药物刺激及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胃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药物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胃酸和胆汁对受损黏膜的刺激。这类药物适用于伴有糜烂或溃疡的患者,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便秘或血铝浓度升高。
2、抑酸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缓解胃黏膜炎症。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适用于轻中度胃酸分泌过多者,需警惕长期抑酸可能导致的消化不良或肠道菌群紊乱。
3、促胃肠动力药: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可改善胃窦部蠕动功能,缓解腹胀、早饱等症状。使用期间需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与其他影响QT间期的药物联用。
4、抗生素治疗:
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常采用含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四联疗法。治疗前需进行药敏试验,完成疗程后4周复查呼气试验确认根除效果。
5、中成药辅助:
摩罗丹、胃复春等中成药具有改善胃黏膜微循环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需注意中药与西药的服用间隔,避免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萎缩性胃窦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烫、辛辣及腌制食物,推荐食用山药、南瓜等富含黏蛋白的食材。戒烟限酒,减少浓茶咖啡摄入,餐后适度活动促进胃排空。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监测黏膜变化,伴有中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需缩短随访间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加重胃黏膜缺血状态,可配合腹部按摩及中医穴位敷贴等非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