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型和二型在严重程度上各有特点,一型糖尿病通常起病急、症状明显,二型糖尿病则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一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患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二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有关,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物治疗,但长期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肾病等慢性并发症。从治疗难度和并发症风险来看,两者均有其严重性,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一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病因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导致胰岛β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患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治疗以外源性胰岛素为主,如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每次餐前注射10-15单位和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每晚注射20-30单位。
2、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病因与遗传、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早期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口服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每日500-2000mg、格列美脲每日1-4mg。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肾病等慢性并发症。
3、急性并发症:一型糖尿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表现为高血糖、酮体升高、代谢性酸中毒,需紧急补液和胰岛素治疗。二型糖尿病则可能出现高渗性高血糖状态,表现为严重脱水、意识障碍,需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补液。
4、慢性并发症:一型糖尿病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二型糖尿病则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如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两者均需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和血脂,预防并发症发生。
5、治疗难度:一型糖尿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患者需掌握胰岛素注射技巧和血糖监测方法。二型糖尿病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物治疗,但随着病程进展,部分患者可能需联合胰岛素治疗。两者均需长期管理,治疗难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饮食控制,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瘦肉。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和血脂,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对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