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骨折拆石膏后肿胀可通过冷热敷、适度运动和药物缓解,通常由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引起。肿胀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主要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尚未完全恢复,以及组织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炎症反应。拆石膏后,肢体长期固定导致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减弱,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同时骨折部位的炎症反应也会引发肿胀。
1、冷热敷:拆石膏后初期可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减轻炎症和肿胀;后期可改为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冷敷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热敷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
2、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运动时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二次损伤。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长。
3、药物缓解: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或外用消肿药膏如扶他林软膏、云南白药喷雾剂,有助于减轻炎症和肿胀。口服药物需注意剂量和服用时间,外用药物需按照说明书涂抹,避免过量使用。
4、抬高患肢:休息时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可使用枕头或垫子将患肢垫高,保持舒适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5、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减轻肿胀。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水肿。
骨折拆石膏后肿胀是正常现象,通过合理的冷热敷、适度运动、药物缓解、抬高患肢和饮食调理,可以有效减轻肿胀,促进康复。若肿胀持续加重或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