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与白芍均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的干燥根,主要区别在于加工方式、功效侧重及临床应用。赤芍为野生品直接晒干,白芍为栽培品经去皮煮透后晒干,二者在性味归经、化学成分及适用证型上存在差异。
1. 来源差异赤芍多采自野生芍药或川赤芍的根,保留外皮;白芍为栽培芍药经沸水煮透后刮去外皮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洁白。
2. 功效侧重赤芍性微寒,长于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适用于血热妄行、痈肿疮毒;白芍性微温,侧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多用于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3. 成分差异赤芍含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血栓作用;白芍除芍药苷外,还含芍药内酯苷,其镇静、解痉作用更显著。
4. 禁忌区别赤芍血虚无瘀及孕妇慎用;白芍阳衰虚寒者不宜单独使用,与藜芦存在配伍禁忌。
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选用,二者可配伍使用增强疗效,如治疗肝郁血滞时常用柴胡配伍赤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