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和赤芍的功效区别主要体现在养血调经与清热凉血的不同侧重上。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胁肋疼痛等症状。其含芍药苷等成分能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缓解平滑肌痉挛,对妇科经带异常及肝郁气滞型疼痛效果显著。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以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为主,适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等实热证候。其活性成分芍药总苷可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对血热妄行或瘀血阻滞引发的病症更具针对性。
两者虽同属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但白芍侧重补益肝血、调和营卫,赤芍偏重清泄肝火、活血散瘀。血虚阴亏者宜选白芍,血热瘀滞者宜用赤芍。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配伍。日常服用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