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药物治疗、尿道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等方式改善。尿失禁通常由手术损伤尿道括约肌、神经功能未恢复、膀胱颈挛缩、前列腺窝感染、术后瘢痕形成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通过有规律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群,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建议每天进行3组训练,每组重复收缩10-15次,每次收缩维持5-10秒。坚持6-12周可显著改善轻度压力性尿失禁。训练时需避免腹部肌肉代偿性用力。
2、生物反馈治疗:
借助电极探头或压力传感器,将盆底肌电活动转化为可视信号,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肌肉收缩方法。每周2-3次专业指导,配合家庭训练,能提高盆底肌训练的准确性和效果。适用于认知功能较好且主动配合的患者。
3、药物治疗:
对于混合型尿失禁可考虑使用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减少膀胱过度活动;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米多君可增加尿道闭合压。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严重尿失禁患者可短期使用去氨加压素减少夜间尿量。
4、尿道悬吊术:
通过植入合成吊带或自体筋膜,在尿道中段形成支撑,增加尿道阻力。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术后需留置导尿管2-3天。常见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吊带侵蚀等,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5、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
将可充气袖套环绕球部尿道,通过阴囊内的控制泵自主控制排尿。适用于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术后需训练使用控制泵。装置可能发生机械故障或感染,5年再手术率约20%,但长期控尿率可达80%以上。
术后尿失禁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膀胱。定时排尿每2-3小时一次,使用吸水护垫防止衣物污染。超重者需减轻体重,便秘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尝试针灸刺激关元、气海等穴位,配合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改善盆底血液循环。术后3-6个月是功能恢复关键期,若持续严重漏尿需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