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表现为体温超过38摄氏度、寒战、头痛、乏力,可能伴随局部感染部位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
1、体温升高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多为弛张热或稽留热,体温可突然升至39摄氏度以上,退热药效果有限,需结合抗生素治疗。
2、寒战发抖细菌内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发寒战,常见于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血培养阳性率较高。
3、炎症体征感染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反应,如扁桃体化脓、皮肤疖肿渗液,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指标显著升高。
4、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嗜睡、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脓毒症可能,需紧急进行血常规、尿培养等病原学检查。
细菌性发热期间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物理降温,若持续高热72小时不退或出现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