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腺癌的早晚期分期主要依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可分为早期、局部进展期和晚期。早期胃腺癌指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局部进展期肿瘤侵犯肌层或浆膜层,晚期则存在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器官。
早期胃腺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上腹不适或消化不良。肿瘤局限于胃壁浅层,未累及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诊断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及活检,超声内镜可评估浸润深度。早期患者预后较好,五年生存率较高,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
局部进展期胃腺癌表现为肿瘤穿透黏膜下层侵犯肌层或浆膜层,可能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上腹痛、体重下降、呕血或黑便。CT检查可评估肿瘤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需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案,包括根治性胃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晚期胃腺癌指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器官,如肝脏、腹膜或远处淋巴结。患者多表现为明显消瘦、贫血、腹水或梗阻症状。PET-CT有助于发现转移灶。治疗以全身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为主,手术仅用于缓解梗阻或出血等并发症。晚期患者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较短,治疗重点为延长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
胃腺癌分期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的关键,尤其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高风险人群。确诊后应完善腹部CT、胸部CT等检查明确分期。治疗方案的制定需由多学科团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早期患者应积极争取根治性治疗,晚期患者则需重视营养支持和症状管理。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高盐、腌制食品,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