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感染与胆石症关系密切,胆石症是胆道感染最常见的诱因之一,两者互为因果并可形成恶性循环。胆道系统疾病的发展路径主要有胆汁淤积继发感染、结石梗阻诱发炎症、细菌逆行入侵、解剖结构异常四种机制。
1. 胆汁淤积胆固醇过饱和或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胆汁淤积,逐渐形成胆结石。淤积的胆汁成为细菌培养基,易引发胆囊炎或胆管炎。建议控制高脂饮食并定期超声检查。
2. 结石梗阻结石嵌顿在胆囊颈或胆总管时,会造成胆道压力增高和黏膜损伤。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右上腹绞痛、发热症状,需及时解除梗阻并抗感染治疗。
3. 细菌感染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感染,在结石存在的环境下更易定植。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寒战高热,需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
4. 结构异常先天性胆管囊肿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解剖异常,既促进结石形成又增加感染概率。这种情况可能需要ERCP或手术矫正。
建议胆石症患者避免暴饮暴食,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发热或持续性腹痛应及时就医评估感染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