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血浆置换和支持治疗,病因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肾小球快速损伤有关。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1、免疫抑制治疗是核心手段,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环磷酰胺和霉酚酸酯。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小球炎症,通常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环磷酰胺作为细胞毒性药物,可抑制免疫细胞增殖,常用于重症患者。霉酚酸酯则通过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功能,减少抗体生成。
2、血浆置换适用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的患者,通过清除循环中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减轻肾脏损伤。每次置换量通常为1-1.5倍血浆容量,每周进行3-5次,连续2-3周。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3、支持治疗包括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既能降低血压,又可减少蛋白尿。贫血患者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症状。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及时进行透析治疗。
4、饮食管理在治疗中起辅助作用,建议采用低盐、低蛋白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克/公斤体重,以优质蛋白为主。同时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等,预防高钾血症。
5、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包括肾功能、尿常规和免疫指标。治疗初期每1-2周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每月复查。长期随访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复发。
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采取综合措施,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配合饮食管理,定期复查,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