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拒食可通过口腔护理、药物镇痛、营养支持、物理降温及心理安抚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咽部疱疹疼痛、发热影响食欲、病毒感染应激反应、吞咽功能受限及心理恐惧等因素引起。
1、口腔护理: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儿童漱口水轻柔清洁口腔,减少疱疹继发感染风险。疱疹破溃后可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黏膜修复,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加重疼痛。餐后保持口腔湿润有助于降低进食不适感。
2、药物镇痛: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与发热,咽部喷雾利多卡因可暂时麻痹神经末梢。注意镇痛药物需间隔4-6小时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严重疼痛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3、营养支持:
选择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稀释牛奶、果蔬汁补充基础能量,蛋白质可选蒸蛋羹或肉泥汤。少量多次喂养避免胃肠负担,必要时通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营养不足时可短期使用肠内营养粉剂补充。
4、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式辅助降温。保持室温22-24℃并穿宽松棉质衣物,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持续高热需警惕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排查。
5、心理安抚:
通过讲故事、玩具分散注意力缓解进食焦虑,避免强迫喂食造成创伤记忆。家长保持平和情绪,用吸管杯或小勺缓慢喂食,病愈后逐步恢复原有饮食习惯。
患病期间建议准备香蕉泥、南瓜粥等柔软食物,室温酸奶可缓解咽部灼热感。保持每日6-8次少量饮水,避免橙汁等酸性饮品。恢复期可尝试土豆泥、嫩豆腐等半流质过渡,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黏膜修复。室内保持50%-60%湿度减少呼吸道刺激,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