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及关节腔注射药物。常用药物有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硫酸氨基葡萄糖等,具体用药需结合损伤程度由医生评估决定。
1、非甾体抗炎药:
双氯芬酸钠和塞来昔布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关节疼痛与肿胀。这类药物适用于急性期炎症控制,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
2、氨基葡萄糖类:
硫酸氨基葡萄糖作为软骨保护剂,可促进蛋白多糖合成,延缓半月板退变进程。该类药物需连续服用4-12周才显效,更适合慢性损伤的辅助治疗。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度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关节腔注射药物:
玻璃酸钠注射液能改善关节润滑功能,缓解软骨磨损引起的机械性疼痛。通常每周注射1次,3-5次为1疗程。需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后可能出现短暂关节胀痛等局部反应。
4、中成药辅助: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痹祺胶囊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但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使用时应关注药物成分过敏风险,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5、其他镇痛药物:
对疼痛剧烈者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但需警惕成瘾性和便秘等副作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可考虑加用普瑞巴林,该药可能引起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日常应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加重关节负荷的动作,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体重超标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每日补充足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急性期可使用护膝提供稳定性,恢复期可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训练等康复锻炼。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关节交锁症状,需及时考虑关节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