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眠不好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建立规律作息、排查身体不适、必要时医疗干预等方式改善,常见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环境干扰、胃肠不适、缺钙等。
1、调整环境保持卧室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噪音低于40分贝。使用透气棉质寝具,避免穿盖过厚。家长需每日检查婴儿床安全性,移除可能造成窒息的柔软物品。
2、规律作息固定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摇篮曲,白天小睡不超过3小时。家长需记录睡眠日志,逐步调整昼夜节律,避免过度疲劳或过度刺激影响入睡。
3、排查不适肠绞痛可尝试飞机抱和腹部按摩,鼻塞可用生理盐水滴鼻。若持续哭闹伴发热、皮疹,家长需及时就医排除中耳炎、湿疹等疾病。
4、营养补充母乳喂养者母亲需补钙,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冲调。医生可能建议补充维生素D滴剂,但禁止自行使用镇静类药物。
6月龄前婴儿睡眠周期短属正常现象,家长应保持耐心。若持续影响生长发育,需儿科评估是否存在过敏、神经系统异常等潜在疾病。